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洪流中,企業無不面臨著轉型與否的抉擇。這場考驗關乎永續經營,促使經營者必須在堅守過去成功的模式,與迎合市場需求的根本性變革之間做出痛苦的選擇。因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不進則退已成為殘酷的現實。旅遊產業亦身處其中。即使市場上不乏經營數十年的老牌佼佼者,為了在面對市場變遷、疫情衝擊以及數位浪潮時仍能保持競爭力,從航空公司到旅行社,各環節都必須從不同面向重塑競爭力,以求在新的商業環境中持續生存與發展。
隨著社群媒體成為與消費者溝通的最佳管道,旅遊業者紛紛切入短影音市場。這是一種從過去被動等待客人搜尋,轉變為主動出現在消費端面前的行銷策略,旨在透過極具吸引力的影音內容,抓住目光、累積忠實客群,進而發掘商機。
這種現象在各大旅遊產業供應鏈都有鮮明案例,以航空公司為例,享譽全球的阿聯酋航空便設立了抖音帳號,透過空服員、機師的視角拍攝影音短片,進而帶出其無微不至的卓越服務,至今已有超過270萬的粉絲追蹤,更有近2千萬的按讚數。旅行社亦是如此,如躉售型龍頭的可樂旅遊,除了透過超過80萬名追蹤者的粉絲團張貼精心規劃的貼文外,YouTube頻道亦不斷更新各式影片,充滿趣味的Shorts更寫下亮眼的觀看次數,展現出其對於數位行銷的深耕。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飯店業、觀光工廠、觀光型態的農會,多位企業主、二代接班人開始紛紛投身短影音市場,從第一視角的方式帶領粉絲走進自身產業之中,以詼諧的對談方式,將過去偏向艱澀的產業經營哲學或是營運特色,轉化成更淺顯易懂的模式,吸引消費者瀏覽的同時,也將品牌形象潛移默化得植入腦海中。這種模式也成功為其累積了數萬名粉絲,成為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代表。
會讓產業紛紛投入影音宣傳,乃至於YouTube的Shorts、META的Reels曝光,最關鍵在於如今的消費模式已進入碎片化的時代,不僅觀眾的口味變化迅速,用戶端更喜歡利用一日零碎的時間隨時觀看內容,自然也讓這種精準控制在分秒之間的影音內容成為各大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此外,短影音的觸及率遠高於常規靜態貼文數倍有餘的優勢,也因此成為品牌轉型的指標之一。
此外,隨著一篇篇短影音的推出,也能讓推廣者能將會員或大眾的習性進行數據化歸納,進而透過數據監控、優化服務流程等方式,精準描繪出顧客的輪廓,從而提供客製化、更符合需求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或是成為導入自家網站的入口,帶動商品的銷售。
如同本次封面的主角─金龍永盛旅行社,也在即將邁入70週年之際,特意斥資重新裝修自家對外的門面,將原有的櫃台區域轉化為能主動觸及消費端的複合式空間,其中便增設了影音空間,顯示出這個老字號品牌也將切入影音市場的企圖心。
轉型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必經之路,對於擁有數十年歷史的老品牌而言,有效且精準的服務轉變,更能刺激其重新轉動巨輪。隨著影音經營的模式不斷在旅遊市場發酵,未來的競爭將不再僅限於行程的價格與品質,更在於品牌與顧客溝通的效率與溫度,能夠迅速掌握數位工具、擁抱數據應用,並將品牌故事與核心價值透過引人入勝的影音內容、傳遞給新一代消費者的業者,相信更能在新的時代浪潮中,找到持續生存與發展的黃金航道。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