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期|2024.01.08|記者:編輯部
面對2024更為競爭的國際觀光 台灣觀光如何應戰?

觀光人次目標倍數成長 航班恢復率、產業缺工現存議題須待解決

交通部觀光署日前的最新統計,去年國際旅客入境人次600萬目標於12/15達標,全年度640萬人次不僅成功達成既定目標,也讓產業界更有信心迎接1,200萬人次的倍增目標。然而要將全年度觀光人數一舉提升到疫情前水準,需要的是官方、產業界的共同努力,同時針對現有的問題進行解決。放眼2024年全球可望恢復到疫情前水準的觀光市場,各國早已磨刀霍霍,如泰國在今年元旦過後便率先公告,將針對中國大陸提供的臨時免簽證措施,從半年的限期改為永久實施。會有這樣的策略,原因在於中國大陸的潛力實在令人難以抗拒,根據泰國觀光局統計,2023年泰國吸引2,800萬人次國際遊客,其中以馬來西亞以450萬人次位居榜首,中國大陸則憑藉著350萬人次緊追其後。由於馬、泰本為東南亞國協成員,兩邊擁有互惠免簽措施,然中國大陸在疫情前憑藉著1,100萬人次穩居2019年最大客源市場寶座,佔據國際旅客總數近3成,即使疫情後退居第2,依舊無法忽視這樣龐大的量體抵達時所帶來的旅遊消費,也因此泰國政府願意放棄中國大陸的簽證費用挹注,改放眼在該市場的旅遊人次及消費貢獻,全力衝刺2024年全年3,500萬人次目標也就不難理解。不讓泰國專美於前,距離台灣最近的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同樣緊追其後,2023年菲律賓的國際觀光市場蓬勃發展,迎來545萬人次國際遊客,超過政府預訂的480萬人次目標,達到2019年遊客總數的66%。其中在國際觀光客旅遊收入貢獻,達到了87億美元,相比2022年暴增124.9%,使得觀光產業成為菲國弟2大經濟區動力,也讓菲律賓將2024年國際觀光客引客目標訂定在770萬人次大關。

同樣恢復力道強勁的越南,在2023年迎接1,250萬人次國際觀光客、遠超過政府原訂的800萬人次目標,加上國旅市場達到1.05億人次,充足的底氣讓該國已將2024年的年度旅客目標提升到2,000萬人次。

看見鄰近的觀光假想敵們優異的表現,再回頭看看台灣的布局,目前觀光署已整合地方資源,緊鑼密鼓籌備一系列國際級觀光活動,從農曆年主推「台灣燈會」開跑,到後續的台灣仲夏旅遊節、台灣自行車節、台灣好湯等特色國際觀光活動,作為引客來台的誘因。同時,觀光署持續佈局海外行銷據點,透過駐外辦事處擴增及行銷人才陸續到位提升整體市場,以優先恢復主要旅遊市場為目標,其中包括「雙印市場」將新設印尼、印度2處駐外旅遊服務中心,同時啟動加州、穆斯林旅客倍增計畫,鎖定及重點爭取該市場高端客群來台旅遊。

旅遊型態部分,則鎖定出差後旅遊、郵輪旅遊、修學旅行、獎勵旅遊、包機、一程多站等利基市場,帶動不同客群來台旅遊。但在豐滿的理想與計畫之外,台灣仍有許多觀光議題尚待解決,除了飛向國際的航班量尚未全面恢復,就連疫情前佔航空公司重要營收與份額的兩岸航線,仍在觀察市場走向逐步復甦中。於此同時,產業仍舊面臨著觀光人才短缺的問題,無論飯店、旅行社等觀光產業鏈仍舊無法找尋到充足人手。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央行的數據統計,在國際收支中旅遊的部分目前仍處於巨大逆差,僅以2023年第3季的數字,旅行收入為24.57億美金、支出則達51.31億美元,逾27億美元的逆差是2022年以來最大的一季;即使以Q1~Q3來看,旅行收入為59.75億美元,支出則達到113億美元,仍有巨大差異,不難看出整體市場仍以出境為導向,皆是政府應重視的區塊。今年勢必是各個觀光大國的關鍵年,台灣選擇以「日韓主攻、歐美深化、南向布局、大陸為守」作因應,除了種種行銷策略外,產業面尚待解決的問題也應一併調整,才有望在競爭的洪流中脫穎而出。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